
在網路上寫作行銷最有效的 3 個技巧,SEO 關鍵字也適用
2025 May 15 內容與寫作技巧
你很認真在網路上發文行銷,但為什麼寫了半天,好像沒有幫助?
可能是這 3 種原因:
錯誤 1:用詞艱深,或是講得複雜難懂,但是你的受眾是一般人,看不懂你的文章。
賈伯斯堅持 Apple 產品要連笨蛋都能使用。
Jenny Hoyos 是一位 18 歲少女,他的每支短影音幾乎都有「破千萬次」的觀看量, 他表示自己的流量密碼之一就是,用詞要 11 歲小孩都看得懂。
這點是我最常提醒專業工作者的,有時候我們習以為常的用詞,一般大眾根本沒有概念。
技巧 1:請改用你的受眾會用的詞
如果你的受眾是同行,用專有名詞當然沒問題,但如果你的受眾是一般人,請用一般人會使用的詞彙。
舉例,前陣子幫音樂老師看文章,我請他把「不懂樂理」改成「不會看譜」,因為這篇文章的受眾是零音樂基礎的人,完全不懂音樂的人,不太會用「樂理」兩個字,而是最直覺地講出動作「看譜」。
SEO 關鍵字選擇有流量的,不要自創辭彙
如果你想要讓你的文章能不停為你吸引來對的客戶,就要選擇有流量的關鍵字,而非自創辭彙。有流量的關鍵字=很多人會搜尋的詞彙。
舉例,前陣子我建議一名心理諮商師,把「銘刻創傷」,改成「創傷記憶」。因為創傷記憶才是多數人會搜尋的。
錯誤 2:沒有寫出具體情境或案例,只有滿滿的「想法」與理論。
大學時我很喜歡上一些「業師」的課,因為這類老師有實務經驗,課堂中不會只有理論,還會有滿滿的實戰案例。
你在寫文章行銷時,也可以掌握這個訣竅。
技巧 2:請把產品使用情境,具體寫出來
舉例,不要只寫「耳機可待機 12 個小時、符合人體工學」➡️ 而是寫:「我一早戴著耳機聽歌、搭捷運上班,到了公司繼續戴著耳機開線上會議,下午趕簡報,又戴著耳機聽音樂幫助我專注。即使戴一整天,耳朵完全不會悶痛,而且晚上回家打遊戲,耳機還有電!」
專業理論,則可以講實務案例。
舉例,我在教學中有分享過「曝光效應」:人們對於越常見的事物,親切感越高,我給用一個常見情境來說明:新搬來的鄰居,若常常遇到,即使只是簡單點頭打招呼,也會比總是趕快關上門避免碰面的鄰居,讓人感到親切與信任。
錯誤 3: 總是先講背景知識,而不先回答問題
讀者不在乎你是誰,只在乎你能給他什麼。你的受眾,到底最想要解決什麼問題?先幫他解決,再教育他。
技巧 3:先給受眾「想要」的,再給客戶「需要」的
可以是情緒價值或實用價值,讓人能立即應用,再去教育。
舉例,很多心理師、諮商師,不敢寫「讓孩子上課必專心的 5 個技巧」,結果「一堆家長跑去看路人做的農場短影音!」(這是一名諮商師親口對我說的。)
因為這種太「功利」、太強調「效果」,有專業倫理的考量,比如:小孩不專心可能只是行為表徵,應該要找到真正原因⋯⋯。
這些專業考量我完全懂,但我當時建議那位諮商師,我們不需要改變自己去寫農場文,但如同諮商,我們要換位思考。
理解家長的焦慮與痛點,先提供一些能立即應用的小技巧,比如「我陪小孩玩的 5 個專注力小遊戲」,小遊戲之外,再做觀念教育,都會比長篇大論講兒童的專注力原理,來得吸引人。
如果這三點看完之後,你想要立刻應用 😍 讓你花時間寫的每一篇文章都有更好的效果,可以報名參加我在 5/20-5/22 的線上工作坊,有實作、可以線上發問、有回放可以隨時觀看複習。
ps.無聊講一下為什麼我常常拿兒童舉例,因為我本科念兒童發展,以前在親子媒體工作好多年。

Elsie Chang 張詩華
內容行銷教練|數位資產優化師
我相信好內容能創造事業複利,
我幫助自媒體、網站,做出讓人買單的好內容,做好內容行銷。
下方訂閱我的電子報,獲得免費內容行銷資源。